2010年世界經濟曲折復蘇,油氣行業恢復性增長,需求迅速反彈,供應總體上升,價格高位運行。2010年是中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隨著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石油工業再次取得驕人業績,石油產量穩中有增,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國際合作快速拓展,供應能力顯著提升,發展質量大幅改善,規模實力、盈利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經濟運行:實現效益顯著增長,上繳稅費再創新高
2010年,世界經濟觸底反彈,國際油價震蕩上揚,WTI全年均價為79.45美元/桶,同比上漲28.4%。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主要用油行業企穩復蘇并持續向好。全年石油(原油及油品合計)表觀消費量達到4.49億噸,同比增長12.2%;天然氣消費首度突破1千億立方米,達到10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6%。全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化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國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經濟效益顯著增長。
中國石油集團大力實施資源、市場、國際化戰略,加強產運銷儲綜合平衡,加大市場開拓,積極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加快重點工程和戰略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形勢明顯好于預期,業績大幅增長。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年報,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2010年中國石油實現凈利潤1398.7億元,同比增長35.6%;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實現凈利潤1399.9億元,同比增長35.4%。其中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537億元,同比增長46.4%;煉油與化工業務板塊受全年原油價格上升和國內成品油價格未完全到位影響,盈利空間收窄,實現經營利潤78億元,同比下降54.7%;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204億元,同比增長7.2%;成品油銷售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60億元,同比增長20.3%。
根據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年報,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國石化2010年凈利潤為707.13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勘探及開采事業部收入達到1871.45億元,同比增長38.8%;煉油事業部由于進口原油價格大增削弱了盈利能力,利潤下滑42.4%,利潤率從2009年的4%下滑至2010年的1.6%。
2010年,中國海油海上油氣年產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油氣當量,建成“海上大慶油田”。根據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年報,受產量增長和油價上漲的提振,2010年該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84.5%,達到創歷史紀錄的544.1億元。
與此同時,2010年三大石油公司上繳國家的稅費再創新高。中國石油上繳稅費1842.09億元,其中石油特別收益金為521.72億元,比2009年增長1.6倍;中國石化上繳稅費1572億元,同比增加18.3%,其中石油特別收益金為126億元;中國海油上繳稅費8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加111%,石油特別收益金177億元。三家石油公司上繳稅費總計3673億元,是同期利潤的138.6%。
勘探開發:原油產量首破2億噸,天然氣產量創新高
根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統計數據,2010年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11.5億噸,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約2.1億噸;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945.5億立方米,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2875億立方米。截至2010年底,全國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為312.8億噸,剩余技術可采儲量為31.4億噸,同比增長6.5%;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為9.3萬億立方米,剩余技術可采儲量3.9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
三大石油公司勘探開發成果顯著。年報顯示,2010年中國石油在鄂爾多斯盆地華慶和蘇里格、柴達木盆地昆北、渤海灣盆地興隆臺和歧口、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及塔中以及四川盆地川中等地區,落實了16個規模儲量區塊,為持續推進儲量增長高峰期工程奠定了基礎。根據獨立儲量評估機構的評估,2010年中國石油實現油氣儲量替補率1.32,其中原油儲量替補率1.02,天然氣儲量替補率2.02;原油探明儲量為112.78億桶(15.26億噸),同比增長0.1%;天然氣探明儲量為65.5萬億立方英尺(1.85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6%;探明已開發原油儲量為76.05億桶(10.29億噸),同比增長3.4%;探明已開發天然氣儲量31.1萬億立方英尺(880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0.5%。“十一五”期間,中國石油國內累計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當量超過50億噸,獲6個超億噸級規模石油儲量區,形成7個千億立方米以上規模的天然氣儲量區,天然氣業務成為最具成長性的業務。“十一五”期間,中國石油累計探明油氣儲量同比增長1.3倍,國內外油氣年產量從1.99億噸油當量增長到2.45億噸油當量。
2010年,中國石化加強綜合地質研究,增加勘探投入,優化部署,推進勘探開發一體化,鞏固資源基礎,強化圈閉儲備。在塔里木麥蓋提斜坡、塔河油田及濟陽坳陷等地區石油勘探獲得新發現,川東南和川西海相天然氣取得新進展;境內全年共完成二維地震23483千米,三維地震6373平方千米;完成探井621口,進尺1774千米。剩余原油可采儲量為28.88億桶(4.07億噸),同比增加1.1%;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為64470億立方英尺(1825.8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4.3%;剩余油氣可采儲量39.63億桶油當量,同比增加2.0%。“十一五”期間,中國石化新增探明石油儲量13.3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6587億立方米;圈閉儲備進入良性循環,可鉆圈閉由70個增加到146個,面積由2042平方千米擴大到8759平方千米;原油年產量由“十五”末的3927萬噸上升到4256萬噸,5年累計生產原油2.08億噸;油田采收率從2005年的28.1%提高到2010年的29.6%,相當于增加了4.5億噸的地質儲量;天然氣產量由2005年的63億立方米增長到2010年的122億立方米,翻了近一番;建成了我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實現了大牛地、川西中淺層低滲致密氣田的經濟有效開發。
在中國海域,2010年中海油通過自營勘探作業共鉆獲12個油氣新發現,并通過18口評價井成功評價了12個油氣構造。在合作勘探方面,獲得流花29-1深水新發現,并通過5口評價井成功評價了3個含油氣構造。2010年,中海油的儲量替補率高達202%,為200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年中海油共有9個新項目投產(渤中3-2、渤中29-4、渤中19-4、曹妃甸18-1、渤中26-3、旅大32-2、潿洲11-1東、潿洲6-8和惠州25-3),開展了包括收購Bridas公司及鷹灘頁巖油氣項目權益等在內的多項重大并購,成功進入南美洲等資源豐富的地區,并首次涉足北美頁巖氣領域。同時,中海油還在南海深水勘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獲得荔灣3-1、流花34-2、流花29-1三個深水發現,填補了中國深海油氣發現的空白。“十一五”期間,中海油新增的石油、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分別完成計劃的126%和124%;突破了恩平凹陷、萊州灣凹陷、秦南凹陷、渤中凹陷深層、鶯歌海盆地中層等新區新領域,在潿西南凹陷、黃河口凹陷等成熟區獲得了滾動勘探的碩果,深水勘探也不斷獲得商業性油氣發現。中國海油5年間自營勘探發現20余個大中型油氣田,占新發現地質儲量的60%;累計發現油氣儲量超過10億噸。2010年,加上海外產量和進口量,中國海油的油氣供應總量達到7525萬噸,比“十五”末增長一倍。
“十一五”期間,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集團”)新增石油地質儲量5.07億噸,探明含油面積931.44平方千米,為百年油田的后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2010年我國原油產量首次突破2億噸,達到2.03億噸,同比增長6.9%,成為新世紀以來原油產量增長最快的一年;天然氣產量達到9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1%,創歷史新高。2010年三大石油公司在國內生產原油近1.9億噸。同時,中國石油2010年海外油氣作業當量產量達到8673萬噸,同比增長13.9%。其中,原油作業產量達到7581.6萬噸,天然氣作業產量達到137億立方米,分別比2009年增長619.2萬噸和55億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石油的天然氣產量占公司油氣總當量的比例提高到35.4%;中國石化由于普光氣田的投產,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47.63%;中國海油海上油氣年產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油當量,相當于建成“海上大慶油田”,成為我國海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延長集團原油產量已由2006年的928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1200萬噸。